从庆丰公园走到高碑店水库一路上除了庆丰公园可看外,沿途没有什么景色,直到高碑店水库才有景色可看。
在四惠附近,有通惠河,通惠河连着高碑店水库。水库不大不小,北边高楼林立,南边则是高碑店村,有仿古家俱一条街。水库的南岸还有座小庙和24孝的雕塑。北边很现代,南边很乡土,中间隔着高碑店水库,感到很有趣。遗憾的是我没有到村里看古典家俱一条街,只在水库边上走马观花。
高碑店水库下游的另外一个出口,这应该是一条灌溉渠。
高碑店仿古一条街。
孝悌园,园内有24尊雕塑,反映了中国古代24个孝敬老人的故事。
郭守敬塑像,元世祖重用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,让他主管全国的水利工作。公元1291年1月26日元世祖根据郭守敬的建议,引大都西北的诸泉水,在金国原来运粮河的基础上重加修凿,东至通州入白河,全长164里,建坝湖11处,计20座。取名“通惠河”。这样,就可以使江南的物资经杭州水运直抵大都。
平津闸闸口,旁边是将军庙
北京地区的地势是西高东低,地势落差较大,通惠河河宽一丈有余,河水流速较快,无法形成有效的行船河道。加上季节的影响,就会形成不是缺水就是水满为患的不利局面。为此,自源头至白河二百余里,设闸坝三十多座——“天旱水小,则闭闸堵水,短运剥船;雨涝水大,则开闸泄水,放行大舟”。
平津闸是五座闸口中仅存的尚有遗迹可寻的古闸,大通桥(闸)1956年被拆除,庆丰闸(二闸)虽恢复景观但不见旧物,杨闸只留存于地名,八里桥的五闸已全无踪迹。据悉高碑店将依据历史记载,筹建运河博物馆,恢复建设平津闸、将军庙及龙王庙,将历史上的元代古码头重新展示。在曾是元代漕运河码头、皇粮商品的集散地的千年古村高碑店复建一闸两庙,目的是保护残存的文物古迹,提升区域整体环境。
将军庙供奉的是三国时期的猛将——关羽,这也是一座遗址重建的清代建筑。
传说中的高碑店村过去有一座著名的通惠河龙王庙(祠),位置就在平津闸遗址西南侧,经考证此庙建于明嘉靖辛酉年,即1561年。距今己有448年历史。后于清乾隆五十五年,即1790年8月重修, 可以说通惠河平津闸龙神祠碑历经219年历史风霜,最后损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了。在民间, “神龙祠”则为沿河寻常百姓村民烧香祈求“风调雨顺”的祭祀场所。
北京高碑店村地处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上,距天安门仅8公里,是个千年古村。辖区面积2.7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6200多人,流动人口8800多人。村庄北依京通快速路,南傍广渠路,西临东四环、东靠京五环。古老的通惠河傍村而流,通惠灌渠穿村而过,京城水系旅游终点站通惠码头就在村边,乘船北达颐和园、东到通州城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为发展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和古韵民俗旅游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。
评论